摘要:內地1月CPI為2.1%,低於市場預期的2.2%,但高於上月的1.8%;1月PPI為-0.8%,低於市場預期的-0.5%,也低於上月的-0.7%。數據反映CPI上升幅度低於預期,反映通脹有放緩跡象。不過,PPI數據卻反映工業產品價格未有如預期般喘定,反而是持續回軟。
時間:2023/2/13
作者:百惠證券策略師 岑智勇
內地1月CPI為2.1%,低於市場預期的2.2%,但高於上月的1.8%;1月PPI為-0.8%,低於市場預期的-0.5%,也低於上月的-0.7%。數據反映CPI上升幅度低於預期,反映通脹有放緩跡象。不過,PPI數據卻反映工業產品價格未有如預期般喘定,反而是持續回軟。周五恆指低開後,走勢反覆回軟,在11時後跌至 21200水平喘定,然後指數在該水平爭持,直至收市,全日波幅 422.47點。恆指收報 21190.42點,跌 433.94點或2.01%,成交金額 1197.81億元。國指及恆科指分別跌 2.56%及4.58%。三項指數都下跌,以恆科指走勢較差。
恆科指成份股全線下跌,其中萬國數據(9698)及金蝶國際(0268)分別跌11.004%及8.207%,是跌幅最大的恆科指成份股。恆指成份股方面,中國移動(0941)及中國聯通(0762)分別升 0.618%及1.259%,都是表現較佳之藍籌。
有媒體引述消息人士報道,中東最大銀行阿布扎比第一銀行(First Abu Dhabi Bank)再度考慮出價300至350億美元(約2340億至2730億港元)收購渣打(2888)。受消息帶動,渣打股價升4.21%;同業匯控(0005)無起跌。
恆指以陰燭收市,受制於10 SMA及20 SMA。若與前交易日走勢一併參考,則譜成「身懷六甲」之待變形態。MACD快慢線負差距擴闊,走勢轉弱。全日上升份 491隻,下跌 1176隻,整體市況偏弱。
美國密歇根大學2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升至66.4,高過市場預期的65。投資者擔心數據或會推升,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升至3.745%,而5年期及2年期的國債孳息率亦升。參考CME資料,料當局在3月31 日議息後,加息25點子的機會率為90.8%:加息50點子的機會率為9.2%。美股三大指數下跌,道指、納指及標指分別跌 0.5%、0.61%及0.22%。
夜期及ADR下跌,疊加有藍籌企業供股,難免予人感到在去年利率急升後,有可能大大增加企業的利息開支,並在融資時變得更審慎。雖然股本融資的成本一般都高於債務融資,但企業仍傾向以股本融資,並把部分資金用作償債。以此推斷,利率急升對息率敏感企業的影響,可能慢慢浮現,迫不得以才以高成本的融資,去償還低成本的融資。料消息利淡港股,恆指支持看保歷加通道底部,約20914.05水平。
再者,若此例只是冰山一角,加上港股歷史上也曾出某大地產商供股及重組後,股市使出現大幅調整之案例,雖然此企業非彼家族,但當中涉及的風險,也值得借鏡和警揚。
個股
國藥控股(1099)的主要業務為向醫院、其他分銷商、零售藥店及診所等客戶分銷醫藥製品;向客戶分銷醫療器械,並提供安裝和維修服務;經營醫藥連鎖店;分銷實驗室用品、製造及分銷化學試劑、生產及銷售醫藥製品。
集團早前公告,母公司已於2022年9月與默沙東簽署合作框架協議,並獲授默沙東與Ridgeback生物技術公司合作研發的抗新冠病毒口服藥物莫諾拉韋膠囊在中國大陸境內的經銷權和獨家進口權。2022年11月,集團附屬國藥控股分銷與默沙東簽署經銷協議,在協議期內負責莫諾拉韋在中國大陸的進口和經銷。。
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於2022年12月30日宣佈莫諾拉韋已獲得國家藥監局應急附條件批准,用於治療成人伴有進展為重症高風險因素的輕至中度新冠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
莫諾拉韋是全球首款獲批的口服抗新冠病毒藥物,目前已在 40 多個國家或地區獲得上市許可或緊急使用授權。此次莫諾拉韋在華獲批,有功加強集團與默沙東緊密協作,對業務有正面作用。
集團近日股價向好,升穿20 SMA,並在金融科技系統出現信號。股份上日收報20.1元,市盈率6.61倍,周息率1.342%。集團估值在同業處偏低水平,若以7倍市盈率估值,目標價為21.3元。
(筆者為香港證監會持牌人士,不持有上述股份)
進行交易前,務必先到
該券商的評價,初步判斷是否為黑平台想投資美股、外匯、期貨卻又怕被騙?最齊全的證券商資訊都在這
入金前,務必先下載金融市場反詐騙165
,保障你的本金免責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
隨著網路科技進步,現代人進入外匯市場的門檻變得相當低,只要透過手機下載APP,就能開始投資。不過市面上的經紀商良莠不齊,一旦用到不合適的券商,輕則減少獲利,重則導致嚴重虧損。最近外匯天眼就收到不少用戶針對Tradeview Markets的投訴爆料,這家交易商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
有做外匯交易的投資人都知道,即使擁有精準的眼光與判斷力,如果用到交易環境不佳、點差過大、經常卡頓的經紀商,也會因此蒙受損失。最近,外匯天眼就注意到有80多位用戶針對JustMarkets投訴,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了解這家經紀商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各位投資人請注意,上週外匯天眼曾報導HTFX有拖延出金的問題,隨後我們陸續整理出該平台的諸多疑點,判定其存在極大的投資風險與安全疑慮,下面是我們查到的相關資訊。
在現今的經濟環境中,投資已經是人們規劃生涯不可或缺的一環,為了對抗通貨膨脹,將資金進行多元化分配,是追求財富增漲、降低風險的重要策略。為此,有不少投資人將目光投向全球規模最大、交易最熱絡的外匯市場。不過市面上經紀商如此多,其中有不少存在安全疑慮,最近外匯天眼就注意到WZG萬洲金業傳出許多交易糾紛,以下是相關的資訊與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