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韓國財政健康的長期前景再次引發社會關注。韓國企劃財政部在最新發佈的第三份長期財政展望中指出,若維持當前政策不變,債務占GDP的比重將呈持續攀升趨勢:從2024年的49.1%升至2026年的51.6%,並在2029年突破58%。這一指標被視為衡量財政可持續性的核心參考,數字走高意味著未來財政政策迴旋餘地縮小。財政部特別強調,這份預測並非旨在精准描述40年後的債務水準,而是通過情景演算向公眾和決策層發
韓國財政健康的長期前景再次引發社會關注。韓國企劃財政部在最新發佈的第三份長期財政展望中指出,若維持當前政策不變,債務占GDP的比重將呈持續攀升趨勢:從2024年的49.1%升至2026年的51.6%,並在2029年突破58%。這一指標被視為衡量財政可持續性的核心參考,數字走高意味著未來財政政策迴旋餘地縮小。
財政部特別強調,這份預測並非旨在精准描述40年後的債務水準,而是通過情景演算向公眾和決策層發出警示:如果不進行結構性改革,韓國可能在2065年面臨債務規模占GDP 156.3%的嚴重財政挑戰。這
業內普遍擔憂,一旦債務占GDP比例接近60%,韓國的國家信用評級或將面臨下調風險,增加未來融資成本。評級機構和經濟學家也在呼籲,過高的債務比率可能削弱市場信心,使政策空間受限,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因此,當前的財政管理策略已經不只是“財政收支”的簡單平衡問題,而是國家中長期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財政部在報告中提出,通過持續性的財政紀律可以改變軌跡。任何小幅度調整,無論是稅收政策的微調,還是人口結構變化帶來的社會支出變化都可能累積成影響深遠的結果。一名財政部官員表示,未來債務走勢並非不可逆轉,只要及早採取改革舉措,就有機會重新塑造財政格局。
報告建議政府綜合評估稅收體系、支出結構與福利制度改革,結合經濟增長戰略,為國家財政可持續性打下基礎。
(請注意:Moneta Markets資訊目前僅針對非中國大陸區域的華文投資機構和個人,且僅提供參考價值,不具備任何現實層面指導意義。)
免責聲明: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